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大陆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它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红海之滨,横跨11个国家,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苏丹和厄立特里亚。这片广袤的沙漠总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整个中国的国土面积。
从地理坐标来看,撒哈拉沙漠大致位于北纬15度至35度之间,东经15度至西经15度的范围内。其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为界,南部则逐渐过渡为萨赫勒地区。沙漠东西长约4800公里,南北宽约1800公里,形成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将非洲大陆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
撒哈拉沙漠的地形极为多样,并非全是连绵的沙丘。实际上,只有约15%的区域是由沙丘组成的"尔格"地貌,其余部分包括石质高原、砾石平原、干涸河谷和山地等多种地形。提贝斯提高原和艾尔山脉等高地穿插其间,其中最高峰库西山海拔3415米。这些山地往往能截留少量降水,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条件极其严酷,属于典型的炎热沙漠气候。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有些地方甚至多年无雨。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50摄氏度以上,夜间则可能降至冰点以下。这种极端的气候特征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北回归线穿过沙漠中部,使得这里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空气下沉增温,难以形成降水。
尽管环境恶劣,撒哈拉沙漠并非毫无生机。尼罗河、尼日尔河等河流为沿岸带来了宝贵的水源,形成了著名的尼罗河谷和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等宜居地带。此外,沙漠中还分布着约90个主要绿洲,这些生命绿岛支撑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撒哈拉沙漠一直是非洲历史、文化和贸易的重要舞台,其地理位置对北非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