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横跨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它的范围西起大西洋沿岸,东至红海之滨,北接地中海,南抵萨赫勒地区,总面积约920万平方公里,几乎与中国的国土面积相当。撒哈拉沙漠覆盖了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尼日尔、乍得和苏丹等11个国家,是非洲大陆上最显著的地理标志之一。
从地形上看,撒哈拉沙漠并非全是连绵的沙丘,而是由多种地貌组成。其中,沙丘(称为“尔格”)约占沙漠总面积的15%,其余部分包括岩石高原、砾石平原、干涸的河谷和山地。沙漠中最高点是位于乍得北部的库西山,海拔3415米,而最低点则是埃及的盖塔拉洼地,低于海平面133米。这种多样化的地形使得撒哈拉沙漠在视觉上呈现出丰富的景观变化。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极端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有些地区甚至多年无雨。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温度可超过50摄氏度,而夜间则会骤降至0摄氏度以下。这种严酷的环境使得植被极为稀少,只有少数耐旱的植物如枣椰树、金合欢和灌木能够生存。动物种类也相对有限,主要包括骆驼、沙狐、蜥蜴和蝎子等适应干旱的物种。
尽管环境恶劣,撒哈拉沙漠并非无人区。自古以来,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等游牧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依靠有限的绿洲和季节性水源从事畜牧业和贸易。此外,撒哈拉沙漠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和铁矿,这些资源对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撒哈拉沙漠不仅是自然奇观,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沙漠中散布着古老的岩画和遗迹,记录了史前时期这里曾是一片湿润的草原。如今,它以其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探险家和游客,成为地球上最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