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国际科研团队在撒哈拉沙漠东部发现了一批特殊陨石,其化学成分与地球岩石差异显著,却与水星地表物质高度吻合。这一发现若被最终证实,将成为人类首次在地球上获取水星陨石样本,对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自然·天文学》预刊论文披露,这些陨石呈现独特的深绿色熔壳,内部含有异常丰富的镁、铝和硅酸盐成分。通过质谱仪比对,其元素同位素比例与水星探测器“信使号”2015年传回的数据匹配度高达89%,远超普通球粒陨石的匹配阈值。研究团队推测,这些陨石可能源自20亿年前一次小行星撞击水星事件。
传统理论认为水星陨石几乎不可能抵达地球。该行星距离太阳仅5800万公里,逃逸的碎片极易被太阳引力捕获。但新发现的陨石表面存在纳米级硫化物层,暗示其可能通过“引力弹弓”机制,先被抛射至金星轨道,再经漫长宇宙漂流最终坠入地球。这一路径模型已通过NASA超级计算机模拟验证。
目前发现的12块陨石总重仅327克,最大单体不足拳头大小。它们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东部约5平方公里范围内,表面风化程度表明落地时间不超过1200年。德国明斯特大学的陨石学家克劳斯·梅耶指出:“这些样本保存完好的冲击熔脉,就像记录水星地质活动的‘黑匣子’。”
若后续研究确认其水星起源,这些陨石将改写行星科学教科书。它们可能携带水星内核凝固过程的关键证据,帮助科学家破解类地行星磁场生成机制之谜。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已启动紧急申请,希望获得样本开展深度分析。中国紫金山天文台也表示将参与国际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