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的作者及其文学价值

变色龙的作者及其文学价值

《变色龙》是俄国著名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884年。作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契诃夫通过这篇作品生动刻画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官僚阶层的虚伪与奴性。小说标题“变色龙”已成为象征趋炎附势者的文学经典意象。

故事围绕警官奥楚梅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展开,其态度随着“肇事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反复反转。契诃夫用精炼的笔墨揭示了小人物在权力面前的谄媚姿态,短短三千字中完成五次态度转变,堪称文学史上最精彩的“变脸”描写。这种讽刺艺术对后世作家如鲁迅等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契诃夫创作该小说时年仅24岁,却已展现出成熟的叙事功力。他摒弃道德说教,通过人物言行自然呈现社会病态,这种“客观写实”手法后来成为现代短篇小说的典范。作品中蕴含的对人性异化的批判,至今仍具有现实启示意义。

在中国文学界,《变色龙》自20世纪初被译介后广受推崇,其标题甚至演变为汉语常用词汇。契诃夫通过这个讽刺寓言证明:伟大的文学作品往往能超越时代,成为照见人性弱点的永恒镜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