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妇好墓出土随葬品揭秘

商代妇好墓出土随葬品揭秘

妇好墓是商代晚期一座保存完好的贵族墓葬,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被发现。作为商王武丁配偶的陵寝,其出土的1928件随葬品以惊人的数量与品类,成为研究商代社会制度、手工业水平和祭祀文化的重要实证。

青铜器构成随葬品的核心部分,总数达468件,包括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完整礼器组合。其中偶方彝、三联甗等器型为首次发现,司母辛鼎重达117.5公斤,纹饰繁复的鸮尊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这些青铜器多铸有"妇好"铭文,证实墓主身份的同时,展现了商代青铜铸造的巅峰技艺。

玉器随葬达755件,占比近40%,包含礼器、仪仗、佩饰等类型。玉戈、玉戚象征军事权力,而跪坐玉人、玉龙等雕刻品则反映了宗教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和田玉器的出现,揭示了公元前13世纪中原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墓中还出土了564件骨器与近7000枚海贝,其中刻纹象牙杯镶嵌绿松石的工艺令人叹服。海贝作为原始货币的堆积,暗示妇好可能掌管财政事务。此外,石器、陶器、蚌器等生活用具的配置,完整呈现了商代贵族"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两件青铜钺的出土,分别重9公斤和8.5公斤,饰有虎食人纹。结合甲骨文中妇好率军出征的记载,这些兵器证实了这位王后兼具军事统帅身份。随葬品中兵器与祭祀礼器并重的特点,为研究商代性别角色提供了颠覆性实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