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府应盟国要求,派往缅甸、印度等地作战的一支国际性部队。1942年至1945年间,这支军队在异国他乡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东南亚。为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滇缅公路这条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生命线,中国政府决定组建远征军。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但由于盟军协调不力等原因,最终失利撤退。
第一次远征失利后,部分部队撤往印度,改编为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与盟军配合,开始反攻缅北。与此同时,重组后的滇西远征军也于1944年5月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两支军队最终在1945年1月胜利会师。
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作战中,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打通了中印公路和滇缅公路。这场跨越国境的远征,不仅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顽强,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远征军的辉煌战绩,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之一。这段历史永远铭记着那些为民族解放和世界和平而浴血奋战的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