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构造的分类及其特征

断裂构造的分类及其特征

断裂构造是地壳中岩石因受力作用而发生破裂和位移的地质现象,广泛分布于地球表层。根据断裂的力学性质、位移方式和形态特征,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按力学性质分类** (1)张性断裂:由拉张力作用形成,断裂面粗糙且常呈锯齿状,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垂直分离,如地堑构造中的正断层。 (2)压性断裂:由挤压力作用形成,断裂面平滑且伴有擦痕,两侧岩块沿断裂面逆冲叠覆,如逆断层或冲断层。 (3)剪性断裂:由剪切力作用形成,断裂面平直且发育糜棱岩,两侧岩块沿断裂面水平错动,如平移断层。 **2. 按位移方式分类** (1)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多发育于拉张环境(如裂谷带)。 (2)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常见于挤压造山带。 (3)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水平错动,如著名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3. 按构造规模分类** (1)小型断裂:延伸长度小于1公里,影响范围有限。 (2)区域性断裂:延伸数十至数百公里,控制盆地或山脉的发育。 (3)超壳断裂:切穿地壳甚至岩石圈,如板块边界断裂带。 **4. 特殊类型断裂** (1)韧性剪切带:发育于深部地壳,岩石以塑性变形为主。 (2)拆离断层:大规模低角度正断层,常见于伸展构造区。 断裂构造的研究对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及地球动力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其分类体系为理解地壳变形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