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铟:特性、应用与市场前景

稀有金属铟:特性、应用与市场前景

金属铟是一种银白色、质地柔软的稀有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3族,原子序数为49。它的熔点仅为156.6°C,具有延展性强、导电性优异的特点。铟在地壳中的含量极低,约为0.1ppm,通常以微量伴生于锌、铅等矿石中,全球年产量不足1000吨,属于关键性战略资源。

铟最显著的应用在于制造氧化铟锡(ITO)薄膜,这种材料兼具高透明度和导电性,被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摸屏和太阳能电池板。此外,铟还用于制造低熔点合金(如伍德合金)、核反应堆控制棒涂层,以及半导体化合物如砷化铟和锑化铟。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设备和光伏产业的发展,铟的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铟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占比约50%)、韩国和加拿大。中国广西、云南等地的锌冶炼厂是重要的副产品供应源。由于原生矿供给有限,约40%的铟来自再生回收,尤其是从废弃液晶面板中提取。国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2021年曾因显示面板需求激增导致价格突破500美元/千克。

未来,随着Micro LED技术对ITO的替代威胁,以及量子点显示技术对铟的新需求,市场格局可能出现变化。科研领域正在探索石墨烯等替代材料,但短期内铟仍不可替代。各国纷纷将铟列入关键矿产清单,加强战略储备,其在高科技产业链中的地位将持续凸显。

相关文章